9月24日下午,经济学院教工党员赴上海浦东展览馆参观“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本次参观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浦东高质量发展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敢闯善创抓落实,打造世界一流经济学院。
展览以“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为主题,包括“国家战略、时代使命”,“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创新创业、人才引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高水平开放格局、国际化营商环境”,“共享改革成果、共建美好家园”,“建设上海自贸区、再谱创业新篇章”八大展区。通过实物实景、历史照片、高科技展示、互动体验等丰富的内容,全面呈现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历史变迁和巨大成就。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推动浦东迅速成为中国“改革样本”先行者,未来更将践行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这一新的国家战略。
![]() | ![]() | ![]() |
![]() | ![]() | ![]() |
本次展览内容贴近党员们的工作和生活,参观学习过程中党员同志们兴致高昂。有的党员同志出生成长在浦东,切身感受到了浦东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自发担任起了参观过程中的“临时讲解员”;有的党员同志通过城市面貌的对比和蜕变,抒发了强烈的自豪感和浓烈的家国情怀;有的党员同志结合东方新闻的“航拍上海-浦东篇”,进一步分享了这部波澜壮阔的浦东发展史。教工三支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项目组的党员同志在参观中也不忘与科研相结合,密切关注了高科技展示中项目组会用到的软件,进行了互动体验。
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志们车上以及线上开展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参观的学习体会。马上就要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了,浦东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新中国发展的缩影,在感到自豪骄傲的同时,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教工党员学习感悟分享:
黄枫:今天参观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展,心潮澎湃。展览系统总结了浦东开发开放20多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从29年前一片农田变身摩天大楼林立的国际都市街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祖国70年发展巨变的缩影。躬逢其盛何其幸运,为国为家踏实工作!
王越男:今天参观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展。机缘巧合,晚上东方新闻也播放了“航拍上海-浦东篇”,图片展与航拍,让我感受到了浦东30年的发展变化,真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非常震撼。中国第一座最高的建筑是在浦东建成的、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是设在了浦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浦东诞生的……多少个第一,多少个奇迹都是在浦东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来的。从阡陌纵横、芦苇摇曳的农田到高楼林立、气象万千的新区,浦东发展的沧海桑田,为我们国家树立了改革开放一往无前的旗帜,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浦东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所有这一切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坚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轶波: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浦东人,参观浦东规划展览,重温了这片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相当深刻,同时也非常自豪。三十年前,浦东给人的印象还是大片的农田和封闭的市郊,国际化的陆家嘴金融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云集的张江科技园区、以及纵贯浦东南北、车流不息的自贸区等等,都是当时无法想象的。回顾过去,浦东的蜕变,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也离不开老一辈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展望未来,我们更要加倍努力,为上海、浦东进一步的发展添砖加瓦。
王亮:刚进浦东规划展览馆,就看到了四代领导人来到浦东的照片,馆中既有还原历史场景的角度展示上海的变迁,也有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表现浦东的科技水平,作为亲身经历这些发展变化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尤为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压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督促自己更努力地为实现强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魏文峰:曾经在民间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但那是在开发开放前的时代。从1990年开始浦东开发,到现在不过短短30年时间。如今,一幢幢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浦东已经从人口稀少的大乡村成长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代表着对外开放的前沿形象。相信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诸多利好政策下,浦东在开放互通、科技引领等方面会做出更大更好贡献。
朱梅:通过参观深入了解到了浦东近30年的变化以及浦东的科技水平,浦东已经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乡村发展成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浦东的蜕变代表着上海的巨大变化,也是国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日新月的变化的一个缩影。在感觉自豪和骄傲的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压力,自己也有义务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