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发展】激扬青春 创想未来 | 经济学院召开校友创业经验交流分享会

发布者:王雨真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165

激扬青春

创想未来

校友创业经验交流分享会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与潜力,5月24日晚,“激扬青春,创想未来”经济学院校友创业经验交流分享会在高等研究院楼105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位来自金融、教育、婚宴等各行各业的成功创业的校友,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心得、经验和故事,为经济学院的同学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视角与独特的启示。分享会由经济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孟大文主持。



1

分享创业经历


分享会伊始,校友们与同学们真切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2001届经济学院本科校友张秋讲述了自己从上海医药辞职创业,先后从事了健身器材类电商,创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并现任昶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经历。他阐述了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并没有追求过多的实习经验,而是沉下心来学习,这也为他之后的眼力与业务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届经济学院本科校友赵文菁也分享了自己勇敢辞去了银行稳定的工作,与同学一起选择创业,成立趴趴教育品牌的故事。她用生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辞职创业的心态转变,并且表达了大学期间的学生会经历对自己表达协调能力的锻炼。总结自己十年的创业之路,她认为坚持的力量,试错的勇气,认真的态度与良好的抗压能力是创业必要的品质。


2002届经济学本科校友刘正超,现任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发展部总监,讲述了自己毕业后丰富的经历。他在非洲、成都、洛阳、鄂尔多斯、上海等多地先后从事了快消品、不良资产、环保产业投资、慈善基金多个行业。他表示在不同行业的丰富经历锻炼了自己适应环境,链接资源,发现机会,整合资源的能力。


2018届经济学本科校友赵曼细致地分享了自己从国企辞职投身于传统婚礼行业,同时参与新媒体相关创业投资,现任格莱美(香港)婚礼宴会中心董事长助理的经历。她表示在创业的过程中引路人很重要,可以给予自己更多的机遇,并且分享了自己从事一线业务,在门店做销售的经历,给了同学们许多启示。




2

交流与互动


困难与克服

随后,校友们又向同学们详细分享了自己对创业的看法及如何克服创业路上遇到的困难。

张秋校友分享了自己创业初期在仓库中住了整整一年,在从事健器材电商时上门修缮器材的经历,他强调了创业过程中最难的是思维的突破,因为思维决定了创业的商业模式,往往传统的低买高卖的模式并不一定是最优解,转变思维才是破局之法。同时张秋校友也表示了创业过程中团队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产生思维碰撞,成就更多作为


赵文菁校友同样认可了创业中思维、团队和领路人的重要性,她同时表达了作为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对于技术方面的知识缺失让团队变得尤为重要。她讲述了自己在招聘技术类人才时因为不懂而招到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导致了后续许多后果,同时分享了面对疫情雅思考试取消后,她及时转变思维,通过将运营中心与营销策略转向其它考试帮助公司度过了难关。


刘正超校友强调了创业需要一个时代的风潮,需要足够的眼光选取正确的行业,了解足够的需求,不必只放眼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他分享了一个在做隐形眼镜业务时,发现医疗物品的运输需求的故事,他表示创业时需要深耕于某个行业,在细分领域进行深挖,也许就能发现不错的盈利模式。


赵曼校友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真正业务操作的过程,她提到了当真正置身于全局中时,需要考虑到的是许多课本上没有提到的隐形成本,这是必须进行的一个思维的转变。同时赵曼校友提到,自己捕捉到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变化,在传统婚宴的基础上扩展出了宝宝宴、生日宴等业务模式,强调了创业时要勇于把握市场上需求的转变,拥抱变化、发展新的业务。



答疑解惑

最后,从对行业的好奇,到对创业的看法,再到具体职业规划的疑惑,同学们与校友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本次创业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到各位优秀的校友分享了他们真实的创业经验,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带给了经济学院同学们宝贵的启示,也为校友与学院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相信在学院的支持和校友们的引领下,同学们可以通过创新不断进步,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突破自我,实现成长。



文 | 徐沁宁(学)

图 | 王雨真

审核 | 金晓茜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E-mail:wxb@mail.shufe.edu.cn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