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级现代应用统计研究生班于8月10日举行了入学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分布在全球6个时区的18位同学参加了线上座谈会。

现代应用统计(当年又称为“西统”)专业由已故黄树颜教授(1920-2023)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开创了我国财经院校统计专业学科建设新模式,上财的数量经济专业即从该专业衍生而来。为表彰黄树颜教授在学科建设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上财在百年校庆时向他颁发了教职工最高奖“郭秉文奖”。


首届现代应用统计研究生班在校期间以其各方面的突出表现,曾荣获“上海市三好集体”的荣誉。
作为中国第一届现代应用统计专业研究生, 同学们毕业后共有4位担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多人成长为不同统计领域的专家,为我国政府统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分配到高校任教的学生后来陆续出国留学,其中12位获得美国和英国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们在高等教育、金融、保险、医药、国际机构,统计软件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座谈会上同学们缅怀导师黄树颜教授,感恩母校,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了四十年前在中山北一路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及其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影响。下面是部分同学的发言摘要:
“老照片视频把我带回了在上财那青春勃发的岁月,以及在西统所学所悟,愉快工作、生活40年的美好时光。
1984年盛夏酷暑中的英语强化培训, 中外名师大家的解疑释惑, 黄昏时分足球场上的奔跑和呐喊,足球时光之后的红烧大排面......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想走过的40个春秋,我只想由衷地说一声,感谢上财,感谢西统,感谢已故的黄树颜先生,感谢各位同窗。”
“1984年8月,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我跨进了上财的大门,开始了为期一月的英语集训。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们搭上了时代的高速列车,融入了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浪潮。我们的领路人是恩师黄树颜先生。”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一月‘准’西统、二年半西统研究生,受益终生!这时期,投身和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与快速发展的伟大进程! 感谢祖国!感谢母校!感谢西统!感谢恩师!感谢同学们!”
“如果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还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这与我在上财现代应用统计研究室接受的研究生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由衷地感谢上财,它将我从探索人生的此岸推向了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涯彼岸。上财两年半的学习和生活,也成为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无论是在国家统计局还是在国际组织中历练,上财所赋予我的教育和技能都有助于我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不断成长。
如果说这38年来,我为推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统计能力建设作出了一点贡献的话,那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我的母校——上海财经大学!”
“黄树颜先生是我们这个专业,以及我国的计量经济学科的开创者。先生远去,遗爱人间,令人感动, 为我们树立了向善的榜样。回想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带领我们进入科学研究之门,终生受益,我们全体学子更有责任将这种大爱代代相传,使之长长久久。”
“四十年前入读上财西统,好比选对了一个‘成长股’加‘绩优股’,不但学校声誉鹊起,统计学也犹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蒸蒸日上。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名言就是我对40年前在上财读研的感受。
有同学说当年在‘上财西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超前性’一语,我也深有同感。后来美读博从英语到专业课我都有如魚得水之感,这在我遇见的80年代的留学生中是很少见的,不论他们是从国内哪所学校来的。”

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供稿 | 熙童
编辑 | 杜雨晴
审核 | 林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