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鸿之行 • 支部与教研室共育人才 | 经济学院环境教研室联合支部赴宝钢环境监测站调研

发布者:杜雨晴发布时间:2025-04-26浏览次数:47


为深化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推动“一融双高”建设,4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研室负责人林立国教授带领教研室与学院师生联合一支部、四支部师生赴宝钢环境监测站开展调研学习,聚焦环境管理一线实践与教学科研需求,通过实地考察、案例研讨和党建联建,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宝钢环境监测站何康工程师等接待了师生的来访,并详细讲解了中心整体情况和现场作业开展。




师生一行参观了宝钢环境监测站的各个工作室,详细了解污染物的实时检测流程及信息化管理平台。作为国内钢铁行业首个获得环境在线监测资质的企业监测站,宝钢通过自动监测点实现全域污染物数据实时汇总,其管理经验与流程优化为教研室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鲜活案例。结合教研室的学科特色,双方深入探讨了将宝钢环境检测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活动中,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部党员围绕“党建+绿色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林立国书记表示,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希望学科能够进一步聚焦社会实际,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认识与研究,将环境监测与政策评估的实践引入课程,增强学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的同时,激励同学们立足经济发展的现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本次调研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研室联合支部践行“一融双高”的生动实践,既为环境经济学教学提供了行业标杆案例,又通过党建引领搭建了校企对话平台,助力绿色发展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双向赋能。



调研心得


师生联合一支部党员 陈思

有幸与支部其他同学参观了宝钢环境监测站,了解到该监测站不仅肩负着保障钢铁安全生产的使命,更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中展现了标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此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检测不仅是安全生产的“守护者”,更是绿色生产力的“助推器”,为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宝钢集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范本——唯有坚持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将生态文明建设纲领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实践,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这不仅是国有企业的时代使命,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工业答卷。


师生联合四支部党员 陈一苓

在支部和教研室组织下,得以深入宝钢环境监测站参观。工作人员热情引领我们参观各检测科室,详细讲解环境质量数据的采样与检测流程。检测的工作细致入微,有着严格规范,令我们印象深刻。此前,我仅接触过整理后的环境数据,此次亲眼见证数据从采样、校准到分析的完整过程,真切体会到每个数据背后凝聚的专业与心血。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监测工作是关键一环。作为博士生,我深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应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份数据,将研究成果融入实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秉承求真务实的担当,践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入党积极分子  陈韵洁

有幸与支部其他同学参观了宝钢环境监测站,了解到该监测站不仅肩负着保障钢铁安全生产的使命,更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中展现了标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此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检测不仅是安全生产的“守护者”,更是绿色生产力的“助推器”,为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宝钢集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范本——唯有坚持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将生态文明建设纲领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实践,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这不仅是国有企业的时代使命,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工业答卷。





供稿、供图 | 张送萍

编辑 | 杜雨晴

审核 | 林立国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E-mail:wxb@mail.shufe.edu.cn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