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28浏览次数:291

2014年5月24-25日,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数理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在经济学院隆重举行。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卫东老师、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冒佩华老师出席开幕式,杨卫东副书记为本届年会致辞,并宣布本次经济学年会开幕。

本届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论文征集工作起始于2013年11月,截止于2014年3月中旬,在整个论文征集过程中得到了全国30余所高校学生会或社团的帮助,征集论文370余篇。经过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多轮严格筛选,最终共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8所高校的29篇论文脱颖而出。来自上述几所高校的学生汇聚我院,参加论文报告、圆桌交流会等活动。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周建教授、经济学院海归教师苗彬助教授、金飞助教授、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琳等4位老师分别从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亮点与不足等方面,对与会交流论文一一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点评,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

本届年会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机会,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经济学研究和创新的魅力与力量,亲身感受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数理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浓郁学术氛围。经过一天半的交流和研讨,年会于5月25日中午胜利闭幕。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昉、经济学院副院长常进雄、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冒佩华出席闭幕式,常进雄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王昉书记和常进雄副院长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证书。

“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于2011年由经济学院首创并组织发起,并由学院“教育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学生社团——经济学研究协会(ERC)策划筹备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学术分享活动。我院举办该项会议的目的在于激发全国高校本科生的学术论文创作热情,激励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以致用,用严谨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同时也广泛搜集本科生优秀论文,为经济学思想及学习成果的分享和交流提供平台,为经济学科的繁荣发展积蓄力量。年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通过高质量的论文交流与研讨,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高校本科生的品牌会议。

附:第四届全国高校本科经济学年会奖项及获奖名单

一等奖3名:
1.董非,《劳动力转移将引领中国经济结构改善》,上海财经大学;
2.黄震,《明星独董也是花瓶吗?——双重代理成本视角》,厦门大学;
3.张凯宁,《分配模式与经济增长转型——基于各省剩余价值率对比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

二等奖5名:
1.王梦琦,《政治周期与反腐败:偶然还是必然?——基于中国2003—2013年201个腐败案例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
2.鞠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宗教信仰——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
3.张剑辉,《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分析以及对社会福利影响——基于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的分析》,上海财经大学;
4.王钊伟,《家族持股比例和金字塔控股结构对家族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
5.刘诗尧,《IT IS ECONOMY! VISA POLICIES,BILATERAL TRADE AND POLITICAL REGIME》,北京大学。

三等奖7名:
1.林婵娟,《男女性别失衡会不会推高房价?》,厦门大学;
2.孙锟鹏,《有后台的“黄世仁”放高利贷更多吗?——政治关联对中小企业民间金融借贷行为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
3.黄源,《我国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时期的妇女就业与家庭收入不等——基于CHIPS1995、2002、2009年调查数据的分解分析》,中国人民大学;
4.阎婧予,《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股市参与之谜的解释》,上海财经大学;
5.肖寒,《产业政策对地方政府腐败的影响:博弈模型与计量检验》,南京大学;
6.林昕宇,《宗教信仰影响经济增长吗: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南开大学;
7.钟小峰,《父母健康、家庭养老与务工选择——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检验》,西南财经大学。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E-mail:wxb@mail.shufe.edu.cn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