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经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人寿”)董事会批准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平安人寿于2015年10月23日任命我院经济学系1985级政治经济学专业校友赵福俊为总经理。今年适逢入学30周年,9月12日包括赵福俊校友在内的近30名1985级政治经济学专业校友返校参加纪念活动。期间,赵福俊校友第二次接受了学院组织的采访,上一次是2007年学校90周年校庆的时候。 在联系和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他对母校的眷念和对学院校友工作的支持。无论是回忆大学的学习生活,还是谈及工作的经历经验,他总能将之与财大的熏陶和教诲相关联。对于母校98周年校庆和即将到来的100周年校庆,赵福俊感慨良多,“学校是我们梦想的家园,也是我们梦想起飞的地方,现在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这是我们在外边工作的信心和期盼,更是我们每位同学在社会上打拚的坚实心理后盾和基础。”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初读书时校园没有围墙,没有操场……表示将继续关注母校发展,常回母校。
图 | 赵福俊参加我校经济学院1985级政治经济学专业校友入学30周年返校纪念活动 学习与感悟 1985年9月,复校七年多的上海财经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而这一年也已经进入学校设立经济学系的第六个年头,当时国定路新校区才刚刚启用不久,仍处于建设之中。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哲学、历史、经济、法律得到大学生追捧,来自大连农村不到20岁的赵福俊也成为其中一个,他于是年进入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成为学校更名后入学的第一届学生。 回想大学的学习时光,给赵福俊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数学课比较多。当时由于经济学对于数学基础的要求已逐步开始显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运筹学等课程一门紧跟一门,这对于文科出身的他无疑是一块硬骨头。 一开始,赵福俊的数学成绩也不是很好,一位教运筹学的王健老师使他的潜能得到挖掘。当时是大班授课,经济学系与统计学系的很多人一起上课。期中考试完,他问王老师自己考了多少分,王老师竟然很清楚地记得他的分数。虽然拿到卷子后,分数也不是很高,只有67分,但是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和重视。 于是,赵福俊便暗下决心,认真学习数学,以后每次考试都达90多分。如今已身居管理高层的他言道,数学的解题技巧也许已经淡忘,但是老师对学生的重视使他难以忘怀,这一个细节对于他从事管理工作也有一丝启发,就是做管理工作必须重视人,只有关注员工,才能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 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赵福俊大学期间还曾多次担任班长和班级团支书等职务,为同学和老师服务。此外,他还做了很多勤工助学工作,在食堂卖米粥、在电教室放录像、在后勤膳食科做助理。回过头来看这个时期的课余实践,他觉得受益很多,一是使他通过与教工的接触,学会了深入实践、与人相处的方法,二是通过亲身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后勤管理,体验到务实细致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转折与跃迁 毕业之后,赵福俊被分配到大连市财政局国有资产局商贸处,在那里做了3年的科员。1992年,赵福俊经历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折,平安证券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对于这样一个选择,有人表示不解,为什么要放弃公务员而且是财政局的公务员这样一个稳稳当当的饭碗?包括他的处长当时就跟他说:“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不会同意你去的。” 赵福俊道出了这个选择的内在动因,一是跟在上海读书有关,当时上海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大家都比较注重出国深造或到企业工作,到机关工作本来在他的毕业去向选择中就是比较靠后的,他心中一直有丢掉国家分配的铁饭碗到企业工作的念头,二是在机关里了解的东西都是比较偏宏观和原则性的东西,他希望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显然,以务实为特色的上海城市文化和财大校园文化的熏陶,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这一年5月,赵福俊进入平安证券公司大连人民路营业部做一个出纳员,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对于进入公司从事这样一个低微的工作,他并未觉得有多憋屈。他坦言虽然学过会计,考试也通过了,但是完全没有实务概念,这是与当时的能力相匹配的一个职务。其间,他还曾经到交易中心穿红马甲做输入员。就这样,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了一年半,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1994年1月,赵福俊又被调往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大连分公司寿险部门担任业务员,自此便与寿险结下了不解之缘,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转折。由于业务能力突出,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成为分公司个人寿险管理营销部经理,并于一年半之后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完成了在大连分公司的两级跳。在大连分公司的近五年时间,赵福俊完成了从业务员向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他的管理才能得到了逐步的展现。 随后,1998年10月,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的赵福俊即被提升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寿险副总经理,主持公司工作。一年零八个月后,善于识人敢于用人的平安保险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往总部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任总经理。从分部到总部、从东北到华南,赵福俊又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三次转折。 两年多之后的2003年5月,赵福俊成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南区事业部总经理,参与了整个南区事业部工作模式的创建。五年之后的2008年,极具组织管理和业务开拓能力的赵福俊又被调到另一个事业部——中西区事业部任总经理,当时这个区的业务量在总公司所占的份额很小。8年时间,这个区的业绩差不多成长了5倍,团队规模成长3倍。 对于新近升任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福俊并没有很在意。他表示,自己在副总经理的位置上已做了12年,在行业里面也已经做了21年,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能够认清做事情的规律、道理,也能克服一些阻力、压力,不断地去实现专业价值,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期望与寄语 当被问及对今天的在校学子有什么建议时,赵福俊希望同学们在校学习阶段对于一些基础学科或是基础理论方面要多下功夫,这是非常必要的,在未来工作当中这也是基础。“这些基础性的训练,看起来好像与更大量的知识储备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它培养的是一种思维逻辑,也涉及到做事情或是处理问题时比较严谨、比较认真的习惯养成。”这无疑与当前经济学院在教学改革中一直强调的自我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养成是相通的。 赵福俊也建议同学们要多读书。“读书一定是提高人的幸福指数的,有的人会说我不读书也挺快乐,其实这种快乐是不一样的,读了书的人的快乐肯定要比不读书的人的层次要深。”他语重心长地表示,“人是处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的,你对社会、历史了解的越多,理解生活的层次就越丰富,你的生活感受和体验也就会越好。” “身体健康才能带动心理健康,然后才能带来足够的精力和愉悦。”赵福俊从小体质较弱,但是通过长期坚持跑步使得身体素质渐渐强起来,后来由于工作时间安排方面的原因,他又将跑步改成了游泳,并一直坚持到现在。他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能够坚持并养成运动习惯,这对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在赵福俊看来,创业毕竟是少数,需要天赋或充分的准备,大多数人还是要通过就业和工作来认识社会,在逐步适应社会、发挥工作才能的基础上才能再有职业选择。所以,他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工作很重要……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实现自己价值、获得收入或者取得成就的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在工作上多付出多做事情,个人的成就感或自信都可以找到”。确实如此,赵福俊校友本人就给学弟学妹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文|陈旭东 秦广艳 图|刘伟)
【访谈撷语之赵福俊】 “工作、生活都一样,特别作为一个管理团队,你也要前思后想,把事情都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地去追求一个短期目标或是简单完成领导要求的一件事情,而是要先规划好、设计好,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平台、可持续,并且各个方面的利益都能够照顾到。” “2017年母校将迎来百年校庆,这说明我们是有历史、有传承的学校,学校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很务实的,管理和教学都做得扎扎实实,还有学校的教学成果、科研成就也都非常瞩目,我们都随时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