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理论创新:缘由·方法·突破点,上海经济研究,2021.1
列宁社会主义合作制理论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来自列宁《论合作社》的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11
全链条视角下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动态关系研究,教学与研究,2020.10
多维度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光明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2018.8.9
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与世界意义,光明日报理论版(第15版),2016.12.14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权:历史、反思和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2
《“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7期
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劳动生产率提高:理论与实证,经济研究,2015.11.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学术月刊,2014.07.
市场制度与生态逻辑,教学与研究,2014.08.
从马克思的分配思想看《21世纪资本论》的财富和收入分配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2.(此文被'马克思主义文摘'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 管理世界, 2015.05
Socialism: The Five Questions, Science & Society, No.2, April, 2012. (SSCI)
从专利产出分析人力资本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作用——以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证,财经研究,2011年12月
马克思发展观视角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海派经济学,2011年1月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2月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
贫富差距扩大为何难以拉动内需,解放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
改革开放30年来公平与效率关系定位:演进背景与理性求解,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研究,2009 年3月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突破与创新:1978-2008,当代财经,2009年2月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深层次思考--基于市场经济本质机理的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8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架,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发展,2007年10月
公平分配观的理论探讨,海派经济学,2007年6月
经济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成因:基于要素市场的分析,江淮论坛,2006年8月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基于土地权益的经济学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3月
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述评,财经高教研究,2005年6月
实现全面小康的制约因素与突破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2004年6月
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经济权能探析,财经研究,2003年11月 (新华文摘转载)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6月
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两种分配方式的机理与结果,学术交流,2003年3月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
用辩证法指导经济规律探索,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7月
古典、新古典到马克思: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情况,2001年11月
丰富的思想 伟大的实践——邓小平金融思想探析,思想理论教育,1998年4月